新华网天津频道10月24日电(记者张建新) 我国将在西昌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实现绕月探测。由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研制的“卫星空间桁架结构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连接件”用在“嫦娥一号”卫星上,将为我国的月球探测卫星做出贡献。
这项研究成果曾获得200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由于卫星距地远、操控难,空间环境恶劣,要求卫星的各零部件必须具有极好的性能和可靠性。负责“卫星空间桁架结构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连接件”研制的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李嘉禄教授向记者介绍说,这种卫星空间桁架是卫星发动机的支撑装置,要求材料轻、质量可靠,稳定性能好,而它又是一个有着非常复杂结构的制件。因此,研究和制造难度大,国外没有资料可以借鉴。
他说,卫星空间桁架结构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整体连接件的制造,首先要利用特殊的三维立体编织工艺将碳纤维织造出仿形的复合材料制件的增强体,再采用特殊工艺注入树脂,然后固化成型制成最终使用的制件。整个研制过程前后将近4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的试验与改进。
李嘉禄说,当卫星的某一个部件重量减轻(如上面介绍的支架),就意味着它可能节省发射燃料,降低发射成本,增加有效载荷,从而提高了它的商业卫星的性价比。这是我国打破欧美等发达国家航天卫星技术垄断的重要砝码。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首次把航天器送入38万公里太空,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标志着该校纺织复合材料研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居国内领先水平。(完)
稿源: 新华网天津频道 编辑: 金鑫
AdSense
Wednesday, August 6,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